全面取消物业新规下,2024年起3笔物业
2025/7/9 来源:不详这些年,关于物业和业主的矛盾屡见不鲜。一些从业者的行为,甚至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比如现实生活中,有的物业公司甚至试图通过切断水电供应,来迫使业主缴纳物业费的情况并不罕见。
然而,这种做法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尽管政策上明文规定物业公司无权停水停电,但由于许多小区的水电费由物业公司代收,一些物业公司仍会采取不让业主缴纳水电费或设置缴纳障碍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比如,有的小区物业只允许未缴纳物业费的业主一次缴纳10元电费,企图以此迫使业主交物业费。
还有的小区物业擅自将是否缴纳物业费作为开通门禁卡权限和时长的依据,比如,将原本一年更新一次门禁卡,设置为每月更新一次,使得居民不得不每个月专门跑一趟物业“续命”。
然而,物业公司必须明白,面对业主不缴纳物业费的情况,应当通过合法途径如起诉来解决,而不是采取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
那么,为何会有业主会选择不缴纳物业费呢?总结一下,一般为以下情况:
1.物业方服务意识低,存在不作为或漠视小区问题的现象。比如物业处理小区设备设施维修更换问题不及时,服务质量不过关。
2.物业只收费,不尽责。比如每月到点收钱特别积极,但是小区环境脏乱不堪、安全隐患多却从不提高服务。
3.物业管理方的反客为主态度,将业主视为被管理者。
随着业主对物业服务的不满日益加剧,近年来,废除物业的呼声也愈演愈烈。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废除物业吗?
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媒体曾以30字鲜明地表达了其立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服务方式之前,物业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这意味着,至少在现阶段,物业仍有其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只有当有新的、更为有效的服务模式能够取代物业时,我们才可能考虑废除。
当然,不能随意取消但并不代表物业公司可以肆意妄为。文章明确指出,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则来规范物业的行为,以缓解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例如,随着新的物业规定的出台,从年开始,有3笔物业费能节省掉了。
01.物业费全面覆盖公共区域消耗过去,有不少物业在收入费用时,公共区域的能耗、水电消耗等费用是另外收取的。比如楼梯间的灯、小区内部的路灯等造成的电费损耗,包括清洁用的水费,原来很多都是让全小区的业主承担。
但从年开始,这些费用将彻底纳入物业费范畴,由物业公司统一承担,业主们无需再为此额外付费。
这一变革不仅让业主们感受到了费用的减少,更彰显了物业收费的公正与透明。
02.物业公司擅自涨费将受严惩物业公司私自提高以及增加的物业费可以不用交。
一般在新小区交房的时候,物业都会和小区签一个合同,规定多少年内收取物业费的标准,在这个期限内物业费是不能随意上涨的。
如果物业公司在合同期间,突然上涨超出合同内规定的物业费,那么小区业主是有权拒绝缴纳超出部分的。包括物业私自增加的乱七八糟费用,小区业主也应该拒绝缴纳。
而且,根据新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物业公司想要调整物业费或增加收费项目,不仅需要得到当地物价局的批准,还必须经过业委会的同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这一规定无疑为业主们筑起了一道权益保障的屏障。
03.公共区域的经营收益应该归小区全体业主所有可以优先补充公共维修基金,节省业主的开支。比如电梯内的广告、小区大门道闸的广告等费用,包括地面公共区域停车位费用,都应该归业主所有,物业可以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在过去,很多公共区域的费用其实都被物业一句“用于小区公共建设”就糊弄过去了。
但是随着新民法典的实施,物业公司必须定期公示这些收益的详细情况,并将收益返还给业主,或用于公共维修基金。这意味着业主们将能够真正分享到小区公共区域的经营成果。
随着民法典颁布,很多之前没有明确归属的费用,如今都要按照新规进行划分,如果物业私吞本来属于业主的收益,那就是违法。对于以上3笔费用,希望广大业主们都能知晓。
万子婳说:文章的每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们也在为人生「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