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业小区长效保洁有了新法子
2023/3/11 来源:不详白癜风是怎样得的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5608303525990815&wfr=spider&for=pc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江汇)
更高水平建设全国文明城市,要不断补齐城市管理的短板,建立常态长效的机制,真正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对主城区昌硕街道来说,无物业小区、临街商住楼、背街小巷等地区的长效保洁问题,就是一道必须答好的考题。
日前,这道题目有了解答:昌硕街道出台工作方案,预计到年5月底前,县城区基本完成居民自治组织成立和物业(准物业)管理全覆盖(以下简称“两个全覆盖”)。
“两张皮”,烦恼多
过去,临街商住楼、无物业小区、背街小巷等地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根据职责划分,城区主次干道街面保洁由环卫部门负责;临街商住楼、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等区块,由于土地已经出让,按理应该由负责开发的企业引入物业进行保洁。
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无物业小区、临街商住楼在建设完成后,缺乏物业入驻,许多居民也没有养成缴纳物业费的习惯,导致小巷路面保洁和垃圾清运处置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就造成街面“光鲜亮丽”、里巷“无人问津”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两张皮”问题,一把扫帚没有扫到底。
对社区来说,放任这些地方不管,会严重影响百姓正常生活、文明城市形象。可社区人力财力物力都很有限,一一兜底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堪重负。“据统计,仅临街商住楼,主城区就有40多处没有物业。”昌硕街道党工委委员祝冬说。在过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社区就投入了大量精力,维持无物业区域的日常保洁。但终究只是治标没有治本。
花小钱,办大事
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去年,昌硕街道开始布局区块化保洁工作,希望通过建立统一保洁的模式,把无物业的区域全部纳入保洁范围,既减轻社区的负担,又能够提高保洁的质效、优化人居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
祝冬介绍,区块化保洁是指建立居民缴费、物业服务、社区指导的模式,由物业公司统一负责区块内背街小巷、临街商住楼、无物业小区等所有无物业管理区域的保洁工作,打破街面与里巷、小区与小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分界,消灭管理上的盲区、死角。
“区块化保洁的关键在于资金。如果单纯由政府垫付,资金花费高,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祝冬认为,推进区块化保洁,要建立以居民缴费为主、政府出资为辅的模式,通过小量资金投入撬动更多资金,最终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由于城区范围较大,昌硕街道以递铺港为界,分为港东、港西两个区块,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各区块的物业服务企业,并且推出激励式奖补政策,变兜底为奖励。其中,港东区块东至绕城东路、南至绕城南线、西至递铺港、北至古鄣路;港西区块东至递铺港、南至绕城南线(独松关路)、西至浒溪、北至古鄣路。
“物业公司凭借高效优质的保洁服务收取物业费,考虑到商户、住户还没养成习惯,实行收得越多、奖励越多。”昌硕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王梦星介绍。据测算,由政府兜底保洁,聘请物业公司的费用在万元,而通过区块化保洁,招投标后签约合计为万元。
激励式奖补政策既是对物业公司的激励,也能够对物业公司进行反向倒逼。保洁效果如何,商户、住户都能看到。只有保洁效果好,他们才心甘情愿缴纳物业费。“两大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服务得好,社区也会请他们进入;服务不好,也会退出。我们建立了一种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良性导向。”王梦星说。
两覆盖,同步推
在推进区块化保洁的过程中,小区居民自治组织全覆盖工作正在同步推进。当前,许多居民尚未形成缴纳物业费的意识。“自治组织成员是业主推选出来的代表,他们会参与无物业小区的管理,也会帮助向居民解释收取物业费的必要性,培养缴纳物业费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玉磬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郑久忠说。
纵观县内无物业却管理井井有条的小区,无一不是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居民自治组织。新街桥社区江南红西侧联建楼的变化就是一个典型。过去,这里脏乱差,而在自治组织楼管会成立后,小区出入口安装了智能道闸,车辆进出有序;停车位重新施划,车辆不再乱停;道路重新浇筑,不再坑坑洼洼;楼道内“积攒”多年的垃圾全部清除;保洁也有了专人负责。
从去年开始,昌硕街道就在辖区大力推进业委会、楼管会、住委会“三会”覆盖。如今,“三会”全覆盖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成立自治组织后,召开业主大会,最终确定每一个小区物业管理的模式,或者由街道统筹安排、或者业主协商自主选择服务外包,总之,从此不再有无业委会、无物业的小区。”王梦星说。
未来,昌硕街道还将以社区为主体对区块化保洁工作推进情况及保洁费收取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街道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应单位予以资金配套,以形成街道、社区、企业、业主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区块化物业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据悉,目前港东、港西两个区块的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开始运作。
本文来源:安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