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多经不是招商
2023/9/27 来源:不详原创云物业创收商学院最后一公里的那些事儿-09-:41
“我们物业公司想搞创收,我负责这一块,你能帮我介绍一些商家资源吗?”,几年前有人问过我这样的话,几天前也有!
“你们把商家招过去怎样产生利润啊?”我问他!
“有商家了,不就有利润了吗?!”他一脸的迷茫!
我表示无语!
相信这样的事,对于很多物业公司都有经历过:搞创收,就招商呗!
我不是不让招商,我们(云物业创收商学院)现在还有个供应商俱乐部呢!那里面全是适合不同城市不同需求的业主而存在服务及产品的提供者;
相对与物业公司在搞业主服务时,关于商家的合作,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不要商家,自己来做供应商;
第二种是全部委托给商家,自己做甩手掌柜,变身中介商;
第三种是引进商家,揉商家的服务及产品于物业系统服务中,消化后推给业主,做稳服务商;
这三种情况我们都经历过,现在我们主要采用的是第三种;
先说不要商家,自己做这种情况;
没有商家,单靠物业公司自己自建服务团队自组服务产品项目为业主开展服务,这种做法也不是没有搞过,我们的基础服务16大板块升级里就有岗责升级,说的就是让保洁、保安、保绿、保修人员充分发挥闲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自身掌握的相关技能,为业主提供入户增值有偿服务;
这种做法的好处有好几个,一是为员工增加了收入,一线员工本来就工资不高,他们可都是养家的中坚分子,一个月多上几百块收入很有意义;二是倒逼了这些员工的工作效率,省得在八小时内把两个小时都能干完的活儿拖成9个小时干,高效干完活儿,入户给业主搞有偿服务,业主乐意自己也高兴;三是侧面降低了团队管理的难度,无论是招人还是管人,因为因为员工都有了内驱力,而变成的简单,管理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四是能控制服务品质,自己的员工自己说了算,不需要和商家打嘴官司;
昨天在群里聊天,北京一家物业公司就这这种情况做得淋漓尽致!
其实很早有些物业就重视这一块业务了,但是这种做法的弊端也不小!
早在年,我在郑州的一楼盘做经营负责人时,物业公司就不满足四保人员的小打小闹创收(其实也不是小打小闹,意义很不一般),成立了一个家政公司,抽调了一个精明能干的项目经理做领头羊,添置了十几万的设备,社会上找了专业清洁工人,就开干了!
结果仨月不到,没有业务,就解散了团队,闲置了设备,领头羊又回去干项目经理了!
俗话说得好,专业人干专业事,项目经理干家政公司老总,明显是放羊的去套马!有很多业务都是这样,眼高手低,看着很轻松,干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否则,野心越来越大,物业公司将来还不整个几万个员工几百家服务公司啊!
北京就有这么家物业公司,有地产集团做支撑,围着物业资源,一下子成立了三十来个卫星公司,结果不到一年,就剩下五六家,这五六家的业务还大多与自家物业公司资源无关!
物业公司转型是做供应商还是服务商呢?
这个话题的答案就能阐明物业与商家的关系!
这里先穿插几个和业主服务有关名词的解释;
服务商:为业主的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有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做到参与业主服务的各个主体达成多赢;
供应商:为满足业主各类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提供者;
中间商:同属于供应商的一种,参与到业主服务的某个环节,取代供应商的某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产销对接的实现,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小;
中介商:算是服务商的反义词,属于中间商的一种变种,如房屋中介,婚姻中介等;和服务商相比较而言,不对结果负责,只对过程负责,而服务商对过程结果都负责;
配套商:介于供应商服务消费者过程中,直接服务于供应商的软硬件工具类解决方案提供者,在服务商出现后,直接贴身服务商,会同供应商一起把服务做好;
话题拉回来;
四保外包是个欲说还休的话题,在一些城市有相当一部分四保已经被外包,只是一些中小物业公司为了更灵活的进行成本控制,还没有外包出去;
但是专业公司承包这些四保服务,是迟早的事!
业务都包出去了,物业公司干什么呢?!
恐怕做不了供应商,只能选择服务商了!
服务商不是简单的把供应商推给业主完事,这期间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要对业主的最终满意度负责;
不能像中介商一样,只管介绍媳妇,不管生儿子!否则就没有了回头客,做不了社区服务;
中介商,这几年来,被某些物业公司演绎得淋漓尽致,单纯的收取供应商的钱财,提供相应的场地与宣传支持,让供应商八仙过海达成与业主的交易,业主满意否,物业公司管不着也管不了!
所以第三种,服务商是物业公司的必选方向;
云物业创收商学院二〇一九年九月一日